新冠肺炎|糖尿病患感染新冠病毒血糖水平更難控制 高危人士宜針對變異病毒作預防

醫健人物

發布時間: 2025/01/24 08:00

最後更新: 2025/01/24 11:53

分享:

分享:

糖尿病患感染新冠病毒血糖水平更難控制,高危人士宜針對變異病毒作預防。

糖尿病患感染新冠病毒血糖水平更難控制,高危人士宜針對變異病毒作預防。

新冠肺炎病毒隨時會在入冬後再次爆發,慢性疾病患者尤其糖尿病人士,不得不加以提防。有內分泌及糖尿病科專科醫生指出,患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,不但容易引起重症及併發症,更會惡化自身病情,令血管及心臟機能受損,建議盡早按政府建議完成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。

醫學界參照了2024年初數據,評估新冠肺炎爆發的風險仍在,預計本港在踏入新年後感染個案會有所上升。隨著新冠病毒不停變種,衛生防護中心指目前JN.1及其後代譜系為本港主流的變異病毒株,在污水監測及人類感染個案中則檢測到KP.2及KP.3變異病毒株。研究顯示,兩者均為JN.1的變異後代,毒株相似,免疫逃脫能力較高。KP.2的傳播率更是JN.1的1.2倍,傳播力高,增加市民感染機會。

感染新冠 惡化原有病情

長者及長期病患人士感染新冠肺炎後,出現重症及併發症風險較高,其中本港就估計有大約七十萬名糖尿病患者,每日也曝露於感染危機之中。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醫生曾文和指出,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,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抗病毒的反應,當對抗病毒能力越弱,身體內的病毒量便會增加,容易造成感染。他引述研究指,感染新冠病毒的糖尿病患者的住院風險較常人高3倍,其死亡風險則比常人高出2至3倍。

假如糖尿病患者不幸感染新冠病毒,除了可能引起重症及其他併發症,亦有可能令原有病情惡化。曾醫生解釋,新冠病毒會令身體內的免疫細胞變得異常活躍,活躍的免疫細胞會導致胰臟的β細胞受損,病毒並可以直接侵入胰臟,從而導致身體無法產生胰島素,增加糖尿病惡化風險。

曾醫生又提到,血糖長期處於高水平會影響血管內壁細胞功能,易令血管受損及阻塞,加促血管粥樣硬化,糖尿病患者亦可能會有多條血管出現病變,令心臟受損更嚴重。在此情況下,一旦感染了新冠病毒,就可能會併發心臟衰竭、血氧含量下跌、血栓及心肌梗塞等症狀,因而增加重症及死亡風險。

接種疫苗 加強自身保護

正因如此,曾醫生鼓勵患者透過治療及改善日常生活習慣控制好血糖水平,並在病情穩定時接種新冠疫苗加強劑,以避免感染後出現併發症的風險。如對接種有疑問,可諮詢主診醫生意見,商討接種安排。
首批最新的JN.1疫苗於去年11月已運抵本港,政府建議12歲或以上合資格人士可獲免費接種該種疫苗,代替現時使用XBB新冠疫苗,有關安排是根據流行的病毒株而更新,務求更具針對性地應對如今流行的變異病毒株。

現有計劃下,高風險群組包括年屆50歲或以上包括居於院舍長者、18至49歲有長期病患成年人、6個月大或以上免疫力弱人士、孕婦及醫護人員,在接種上一劑疫苗或感染超過6個月後,可獲免費接種。合資格市民可選擇到指定私家診所新冠疫苗接種站、醫管局轄下指定普通科門診診所及專科門診診所,或衛生署轄下指定診所及長者健康中心完成接種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

撰文 : 曾文和醫生 內分泌及糖尿科專科

欄名 : 健康專家專欄

分享: